在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指引下,软件学院紧扣职业教育金课建设要求,携手校企合作企业长沙幻维影视有限公司,在动漫制作技术专业《特效制作》课程开展“一课多师”教学模式试点,探索“学校+企业”双元协同的课堂改革新路径。
此次改革打破传统单一师资授课模式,构建“校内教师+行业导师”协同教学的虚拟教研室。校内骨干教师负责夯实特效制作理论基础,系统解析数字特效技术原理与艺术表达技巧;企业特效主管杨文宇则以一线项目为案例,现场演示影视作品常见的拖尾、粒子、流体烟雾等特效的制作过程,将企业制作标准融入课堂实训。双方通过“理论模块—实战模块—项目工坊”的三阶教学设计,形成“知识传授有深度、技能训练有强度”的立体化教学生态。
试点聚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,企业导师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、课程标准修订、实训项目设计全流程,逐步构建“双师共商—双元共评—双向反馈”的协同育人机制。学生在双师课堂中既掌握Houdini、Nuke等专业软件的核心技法,更通过企业真实项目拆解,理解“技术实现的商业价值转化路径”,学习投入度较传统课堂有一定提升。
在职业教育深化类型教育改革的关键期,软件学院的试点实践为 “如何将行业前沿技术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”“怎样构建校企双元育人长效机制”提供了新思路。这种扎根课堂、立足试点的渐进式改革,实实在在把企业一线技术标准和项目经验搬进了课堂,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,学到能直接用上的真本事。同时,校企双方在磨合中摸索出的深度合作模式,也为其他专业开展校企协同育人蹚出了一条新路子,积累了可借鉴的实用经验。(软件学院 卓惠丽)
一审:阳琼敏
二审:戴 臻
三审:江 文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智能产品教研室教师团队积极录制实验课程,助力课程资源建设